be-a-mother.png  自古以來女性被定位為母職─媽媽,對於母親角色被賦予沉甸甸照顧的意涵,回想我的媽媽也努力實踐著照顧的責任,無論是對子女、丈夫或公婆,但總容易忘記照顧一個人─自己。傳統價值付諸女性許多身不由己,從夫、從子而沒有自己的定位。

 

在生命成長經驗中,主要照顧者為嬰孩第一個接觸與互動的對象,因著傳統價值,即使在雙親家庭中大多數的主要照顧者依然是媽媽,而父親則努力堅守著在外賺錢養家的崗位。

 

因著進入安置機構服務,有新的開始看待關係,看著許多母女情誼以不同方式的在孩子與母親間流轉,看著孩子與記憶中的母親對話,而發出氣呼呼的怒吼、輕輕地哭泣、沉默的不語…,孩子們用著屬於自己的方式遙想自己的媽媽,即使這個媽媽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照顧,但對孩子而言依然是專屬於自己的媽媽,期待著可獲得媽媽足夠的關愛。

 

三月份精神分析觀察理論與實務的課程中,有一段影片記錄著母親為初生的嬰兒沐浴更衣,嬰兒因不適而放聲大哭,過程中,母親有片段時間離開泡奶。討論中,有人發表母親可以調整照顧方式,也有人表達母親可能因無法忍受而須離開。隨著自己進入婚姻關係,對於未來可能增加母親角色職務,我不清楚自己會變成甚麼樣的母親,但我想在擁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將增加我對於瞭解孩子的耐心與互動間的磨合等待,所以,我想說的是照顧者不只是單單一個人的職務,而是也需要整個家庭彼此支持互助。為此,要向所有天下的母親說:謝謝您們,辛苦了。

撰文/康達家園社工員 孫儀婷

arrow
arrow

    聖功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